Posted in: 原创, 哲学与心理

教育的目的是消灭无知,父母才是孩子主要的教育者而不是学校

2018年5月3日:昨天一位学姐告诉我她对教育有很多的经验和感想,会积极参与这个网站,同时问我你的宗旨是什么?我告诉她我开始只想通过妈妈们交流中的经历和感想, 引起大家的思索。 以后,作成一个慈善事业,我想支持在母亲和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和服务。

学姐的问题让我进一步思考, 尤其最近我也被拉进一个教育的微信群。 我旁观别人的帖子, 不知说什么。 想来想去, 我觉得我所做的和教育扯不上边, 又和教育紧密相关。

这里整理一下我目前的思路来回答我的学姐的问题:首先,我理解教育的目的是消灭无知。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wipe out ignorance. 其次, 一个孩子的教育,家庭是主体, 然后是学校和社区。 Parents are the prime educators to your children. Schools are a partner in the cause.

那么这个“无知”,第一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不了解, 对于我们人性及个体的不了解; 其次,则是对于孩子作为一个个体的不了解; 最后,才是对外界的不了解,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我们人类构建起来的数学,物理, 文学等知识体系。 所以,我想通过妈妈们一手的经历和感想,引发更多母亲的思考。 因为,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局限, 敞开心扉去接纳一个新的生命, 才可能去坦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,才可能说到因势利导,因材施教。 这个认知, 我觉得不应该以对错来判断。  我只相信,一个敞开心扉学习的母亲会比较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,比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
母亲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教育者和引导人。 让我们返璞归真,看看动物界。 我知道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母亲负责养育照顾小宝宝,教会他们生存的技巧,然后等他们成年就让他们自己去生存。在美国,很多族裔基本是这样育儿的实践。学校早期是教孩子读圣经和做算术来满足简单买卖的需要。 不过,我们华裔,尤其从大陆过来的华裔, 可能经历过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洗礼,我们的教育总的推给了学校,期望孩子被批量加工成不同等级的产品,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学校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中的第一目标, 所以赚钱比陪伴更重要; 孩子成长的责任很多给了爷爷奶奶, 保姆阿姨, 所以赚钱比陪伴更重要。 这样“不自然”成长的孩子, 导致了许多心理的问题。 因为, 自己身边的例子让我觉得孩子如果不是一个自己叫“妈妈”的人亲自带大,他心理会认为他被母亲“抛弃”了。一个没有正常的儿童,童年和少年的人,会永远停留在他丢失的那个阶段。 尤其5岁以前, 一个幼小的生命,没有任何能力生存, 所有的世界都欠他们, 因为是这个世界他的父母造成了他的到来。如果他的父母尤其和他身心相连的母亲没有给足爱足够的依赖, 那么长大以后会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。 这是我理解的“巨婴”的简单逻辑。

发表评论